狂想動物園 影像告訴我們的事


20171117-A01 aebe8


動物影像系列講座:凝視動物園
時間:11 / 1(三)晚上7點~9點
地點:浮光書店,台北市赤峰街47巷16號2樓
主講人:沈怡帆 / 許閔皓
與談人:郭志榮(munch)

20171117-A02 7a60f 

文/鄒敏惠  攝影/陳懷恩 

自何時起,「是否關閉動物園」成為一個敏感話題。我們談著環境教育、冀望於動物福利,卻始終有那一小群人,勇敢的碰觸「不要有動物園」的界線。 

趕在新竹市動物園為期一年的封園整修前,攝影師沈怡帆今年1月來到園內拍下紀實影像,記錄到動物園獸醫、動物照養員(Keeper)工作的情況。但在出發之前,沈怡帆上網查資料,卻驚訝地發現,這所台灣現存最老的動物園,竟然員工數量不到10人、每年動物醫療經費僅編列6萬元! 

 

20171117-A03 ffda8講者:沈怡帆


在沈怡帆拍攝的系列作品中,有一張的主角是老虎。這隻新竹動物園內的老虎,在部落格漂浪島嶼--munch作者郭志榮的眼裡卻是直搖頭:「這動物的毛都不對。」「在談『不要有動物園』之前,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郭志榮這麼說著。「若把動物園裡的老虎換成人,你受的了嗎?」
 

但有的時候,反而是我們忽略了動物的生存需求。「動物不叫吃食,叫覓食。」飼育園費盡心思的把食物藏起來,不為了別的,就為了滿足動物獵食的天性。那動物園能滿足每種動物牠們各自獨特的天性嗎?郭志榮認為,動物園其實只能營造出「趨近於」真實的動物生存環境,光是做到這樣就已是難能可貴了。其他時候,動物園有如恐怖要脅——遊客來,動物園有賺,動物才能被照顧好。「生命是不被期待的」郭志榮以這句話替圈養動物總結。

 

20171117-A04 32e77與談人:郭志榮(munch) 


話題轉到水族動物,郭志榮說,小型、普通的動物往往從進來的第一天,展期就被設定好是兩個月,或三個月四個月。這些小型、漂亮、不太珍貴的動物被當作消耗品,展期結束後,動物的下場可能就是凋零死亡。而水族館美麗的水缸,只是幫助牠們撐過那兩個月的展期,好讓遊客盡情觀賞。
 

「為什麼要有動物園?」沈怡帆想到新竹動物園飼育員的一句話:「動物園是窮人的迪士尼樂園。」

不管是到動物園、博物館還是美術館,拍照已然變成人們的習慣。不過攝影師許閔皓卻對觀光拍照保持質疑。「對人類來說,最好的視覺體驗應該是親眼看,可是大家卻習慣拍照。」他說,人類視網膜看到東西的影像比手機拍的要好,大家看到藝術品,第一件事是卻是拍照,拍完照就走了,甚至沒有親眼好好看一看那個東西是什麼,有人連拍的東西回去也不會看。如果是為了這樣的目的而存在,我們不禁又問:「為什麼要有動物園?」 

 

20171117-A05 3b80a講者:許閔皓


「動物園總有一天會被取代,」郭志榮大膽預測,隨著現代3D投影技術越來越發達,何嘗不能有個虛擬動物園呢?「反正現在的動物園也不准你摸動物。」郭志榮認為,若要在城市裡很安全地、穿著拖鞋、很舒適的觀賞動物,那看虛擬的3D影像就足夠了。再說,因為是虛擬的,呈現出的影像可以是動物本來的健康樣貌,真實的動物也能夠回到野外。
 

這種狂想式的動物園終結法,或許還停留在構想階段,但對於現在的我們,到底該不該去動物園呢?郭志榮認為,要不要去還是留給每個人自己決定。不過對於動物園現階段可能的轉型,郭志榮也對於正在大整修的新竹動物園提出想法。

新竹動物園與日本的上野動物園很像,都是屬於早期的動物園。郭志榮建議,或許未來不一定要收容動物,而是轉型為展示動物園歷史的場館。不過他也擔憂,新竹動物園整修後的樣貌,會是朝向日本旭川動物園那樣,盡力滿足動物福祉,作為全台第一個模範,還是走向複製上野動物園,以東京御苑為雛形的觀光模式?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不過不管如何,下次要去動物園之前,先停下來想一想吧!

 

20171117-A06 c847e

20171117-A07 2c51a

20171117-A08 170d3

 

相關連結:

「凝視-希望的眼神」動物影像網站 – 動物不是娛樂 
動物不是娛樂 
必要性的動物娛樂?!保障動物平權

 

JoomSh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