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喜歡親近動物,更要學習動物的相關知識,在動物專家的引導之下,這些良性的互動、正面的能量,也能幫助兒童培養自信心和責任感。動平會每年推行計畫,持續栽下種子,希望藉著一次又一次的課程與活動,讓孩子成為自己和動物的守護者。
兒童與同伴動物家人支持計劃
Boris Levinson在1972年提出同伴動物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在兒童自我認同的發展過程,動物與兒童是平等的關係。兒童透過照顧動物,學習責任感、付出與妥協的能力、以及發展獨立性。
在弱勢家庭,對於缺乏安全感的孩童來說,同伴動物成為他們唯一替代家庭的愛,是孩子生命中重要的家人,共同經歷家庭衝突帶來的恐懼、憤怒、無助、害怕以及悲傷的情緒;同伴動物也如同保護者、忠誠的同伴,以沒有偏見的態度接納孩子,幫助孩童渡過家庭、學校及同儕的壓力,幫助孩童克服孤立、自卑感,及自尊、自信心、自我控制以及責任感的建立。
【閱讀全文】
兒童與同伴動物支持計畫 —「無價之寶」的情感
小朋友其實對於動物很有概念,有人說到長大後想當獸醫去幫助、救援動物,也知道「無價之寶」指的是情感,動物可以用錢買,但是與其相處的感情、默契是買不到的。對於同伴動物的接受性很高,也對老師所說的很有同感,尤其是在「很多秘密會跟動物說,但不會跟大人說」這件事上,因為家裡的寵物對他們來說是可以分享祕密的小夥伴。
猩猩知多少
「猩猩知多少?」人瑄老師除了要讓小朋友更了解黑猩猩外,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知道黑猩猩的處境,並且培養「動物並不是人類的附屬品,而是和我們一樣,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份子」的概念。動物,人類生活的好夥伴,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最基本的尊重,而非將他們視為「物品」而據為己有,如此才能創造一個和平共榮的世界。
你可以養100隻狗
每個小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塊留給動物的溫柔。
這週受到動物平權促進會的邀請,帶著我的狗兒小羊到綠洲家園教小朋友了解狗兒,以及怎麼正確地跟狗兒互動。播放著關於狗兒肢體動作的影片,一如往常的反應,所有小朋友們都能精確的講出狗兒的情緒狀態,狗兒用什麼動作來表現牠們的情緒,即使他們完全沒有接觸過任何相關的資訊。
參與志工文華心得感想
我想同伴動物的陪伴就是對兒童一份非常好的支持,大人的世界經常很忙碌,不一定有時間傾聽孩子們的想法,但同伴動物即使無法用語言回應,牠們依舊是很盡責的傾聽者,有時候孩子只是需要說出來,或是感覺有人在乎,這樣就足夠了,可以產生一定的效果。
兒童與動物家人支持計畫
上星期在兒童與動物關係活動,我們與孩子們分享珍古德的故事繪本以及援救黑猩猩的影片。照片為夥伴宛宸用心透過相機,把孩子們說珍古德的故事給動物家人聽,留下動人的時刻。
宛宸的分享
這次是我第三次參加兒童與同伴動物家人支持計劃。看到更多的孩子來參加,孩子們對於環境感到舒適,看到這次一道參與的家長與老師,真為孩子們感到開心!孩子們之間的互動,彼此分享自己的動物家人以及分享照顧的方式,每個都是很愛動物的孩子呀。
動物平權教育
孩子的生命面臨很大的挑戰,卻鮮少在孩子與我們的互動過程中,感受到孩子的辛苦,反而感受到愛的喜悅,喜歡與我們在一起(因為我們都熱愛動物的人類),有兔兔的愛與陪伴,也在照養兔兔,給予愛的過程,支撐了孩子面對孤獨感的正向力量。
寧寧的分享
狗狗老師(指動物行為講師POLO爸)教1/4圈(指1又1/4圈)的TTOUCH課程,非常實用,回來用在狗狗身上,牠們非常舒服,舒服到眼睛閉起來了。
2013在遊戲中學習的暑假
2013的暑假到來,曾經參與過此團體的孩子們紛紛主動詢問我「狗狗團體暑假可以開始上課嗎?」。透過遊戲、認知學習觀察狗兒行為、響片練習、角色扮演…等等,以溫和不懲罰的方式讓狗狗獲得適切的規範和更適應家庭生活,引導孩子與狗狗建立成功經驗與自信心。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