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與視域的終點-劉仁達專訪

文字/劉仁達        採訪/動平會

 

《一處和緩寧靜的山丘》劉仁達作品
 
20190319-title1 d7dd0

台灣藝術家劉仁達(原名林仁達)參加2019年第十三屆義大利「拉古納國際藝術獎」(Arte Laguna Prize),以2017年由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TAEA)委託製作的單頻道錄像作品《一處和緩寧靜的山丘》(The Quiet Hill of the Mind)獲選本次「錄像藝術與短片」部門(Video Art and Short Films)全球10位「決選藝術家」(Finalist Artists)代表。

「拉古納國際藝術獎」是由「義大利文化協會 MoCA」與「拉古納藝術工作室」共同組織的國際性藝術獎項,旨在提供國際性的藝術平台,促進並加強提升國際當代藝術的交流。是備受義大利官方與民間機構所支持與肯定的藝術獎項,在義大利的當代藝術領域具有相當代表性與公信力。

《一處和緩寧靜的山丘》作品將於2019年3月底,在義大利「威尼斯軍械庫」(Arsenale di Venezia)舉辦的「第十三屆拉古納藝術獎聯展」展出,直到4月25日。

 
20190319-1 6405d
劉仁達近照(攝影:張瓊丹)
 
20190319-title2 e013f

2014年,我搬到花蓮壽豐鄉「平和村」與「志學村」交界,夾在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之間,一座從清道光年間由台北與宜蘭漢人移民圈地建造的城池堡壘,名為「吳全城」的村莊。獨自住在緊鄰台11丙公路旁一棟公寓四樓。直到2016年我搬離那座村莊,住在那裡的整段時期,除了一份在飯店的工作以外,我沒有進行任何形式的創作。

回想起來,那實在是一個怪異而衝突的地方,百年村鎮如今幾乎已經找不到一點歷史痕跡。老人療養院就坐落在龐大的公墓群之間,水牛與野狗到處亂竄的田野小路,一車又一車的五顏六色的巨大遊覽車行駛其中。通往東華大學的田埂間,到處聳立著沒掛牌,專供中國遊客的廉價裝飾風格的民宿和珊瑚玉石店。沒有工作的時候,我整天在附近的田野跑步,在山中、野溪、海岸亂爬亂走,這樣度過了近兩年的時間。

2017年,我回到台北,受李俊宏導演與動平會邀請(委託影片限制在5分鐘以內,參展的版本則剪輯為6分鐘),延續了2012至2014的作品計畫《月台電影》對於公共空間、個人記憶的交叉敘事,我的初步構想是對曾經生活的那座村莊,做較為即興、隨筆式的影像回顧和文字書寫。

影片的主角是與我和我太太阿丹至今一起生活了十六年的狗「寶毛」。影片準備拍攝的時候牠已經十四歲,體力大不如前,當時牠與阿丹住在高雄,因此我放棄把牠從高雄老遠繞過半個台灣帶到原地拍攝的想法,而把場景設在恆春一處我多年前曾經去過的鄉村。

主題是觀看。長焦式的凝視一個與我們不同,正在受罪的生命。而那種觀看,不管在那座村莊,或者這座村莊,以及島國台灣各種被我們視而不見的邊陲,其實到處都可見,關鍵則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去看。

我想像我仍住在那座陰暗的四樓公寓,從窗框中遠遠的看,景色由遠而近是海岸山脈、縱谷平原、溪流、橋梁、魚塭、農舍、老人院、苗木林、雜貨店、公墓,曲折其中的鄉道以及公寓旁空曠的11丙公路。那座高山始終無法抵達,彷如一堵虛構的偉岸高牆,動物的身體是屬於自然的,牢籠與鐵鍊是人的,山成為想像和視域的終點,身處於壯闊如斯的自然之中,不得動彈,生命完全沒有任何可能,只能任憑時間無止盡的流逝。

   
  20190319-25 3784d
  《一座和緩寧的山坡》,單頻道錄像,黑白無聲,,6'00"(圖片提供:劉仁達)
   
 
 如果你想明白這裡發生了什麼,你必須要走進來
 

2006年我和余政哲等人創立緣起於網路論壇的「沒有博物館NO/MUSEUM」(初始名為NO/MOCA)。在「NO/MUSEUM」的引言版上有這樣一段話:「我們所關心的並非只是「人」所組織的世界,而是一個萬事萬物都有著彼此體溫的共同體,我們期望與世界的互動及認識能夠還原為一個不被分割的整體形狀,一個詩性而流動的圓,藉由這樣的還原我們相信能使的個體對宇宙每一個細微的脈動都能有著自覺性和參與感。」

2006年從創立起始,至今十多年來,由藝術家、攀山愛好者組成的「NO/MUSEUM」一次又一次的走入高山、野溪、海岸、荒地、廢墟,在各種渺無人跡的環境中透過一系列,幾乎難以察覺,細微隱匿的藝術創作,展示予山靈及包括動物、昆蟲等「非人類」觀眾。以當時台灣藝術圈的眼光來說,這實在是一個很怪,不被討論的團體。

也是從那時起,我開始思索「山」。當我在城市生活的時候,「山」從來不會主動靠近我,而當我走近它們,我則感覺自己像個被山所拒絕,沒有資格的人。相較於寧靜的鄉野,沸騰的城市更容易使我產生與之對抗的思考與動力,這也是居住在花蓮的兩年,我沒有進行任何創作的緣由之一。然而,另一方面,我喜愛自然,以及在自然中各種生物的狀態,因此居住在那裏的時候,我總是獨自一人,著魔般,一次又一次地走進漆黑無光的洞穴,爬進溪谷深處。

是的,走進去。想來也的確不難,如果自然願意向你敞開,你就擁有了資格。這也是多年來「NO/MUSEUM」想要傳達的訊息,如果你想明白這裡發生了什麼,你必須要走進來。

   
 

20190319-2 59598

   An Annual Report on the Public Aquarium
一座公立水族館的年度報告(來源:劉仁達作品網站)
   
 

從花蓮搬到台北後,我開始進行《一座公立水族館的年度報告》的創作。這是一件結合攝影、裝置與寫作的長期計畫,作品濫觴於童年對於故鄉高雄某座如今已關閉的公立水族館的記憶,那是座由兩棟中國宮殿式建築組成的水族館,其中被館方視為「鎮館之寶」的象魚(學名:巨骨蛇魚Arapaima gigas)是整件作品的核心元素之一。回憶起來,比人還大的象魚交叉穿梭於藍色水缸的身影,以及泡在福馬林,陰冷、白色的巨型標本完全震攝了當時還是孩子的我。

從2017年開始,我開始每年用短篇小說的方式書寫一份關於這座水族館的「年度報告」,以過世的外祖父為主角(2013年3月12日,水族館仍營運,幾乎所有的水缸已經都空了,我與90歲的祖父最後一次走入那間水族館),以介於虛構與真實的敘事方法,不斷返回那些盡可能鉅細靡遺,卻又混沌不堪的記憶之中,透過寫作設想關於生命、地方、物品、歷史,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連結與交匯。

2017年接受動平會委託拍攝的短片《一處和緩寧靜的山丘》,則是我第一次接受委託而製作的影像作品。而在有了影像的初步構思後,我面臨了一個交戰,我要去拍一隻狗,一隻受到束縛,被禁錮的狗,當然,那並不難找,但當我必須去依循我腦海中的受罪形像,在現實中找一個符合這個形象的真實生命的時候,我覺得怪,覺得無法接受,因為如果我這麼想,那麼就像是我必須開著車,沿著大街小巷,去期待,去選擇,找到一個幾乎完美的,理想的,稱職的,活受罪的狗,讓我找到,真好, 然後拍。

我並非想逃避觀看這樣的生命,而是覺得無法用這樣的心態去面對牠們,就如同我一次次的走進山裡面,那座仿如永無止境,漫長黑暗的洞穴,本身就不帶有任何期待,而僅僅為了感受失去光,感受恐懼,並與恐懼對抗,而並非為了從那裏完成什麼。

於是過了幾天,我改變了想法,我將找到一個演員,寶毛。

   
  20190319-3 d8e4d
   2017年10月21日,寶毛在台北浮光書店出席動平會講座。(攝影:貓草天空或無關影像)
 
 作者簡介:

劉仁達,原名林仁達,1983年生於台灣高雄,2010年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MFA),目前定居台北,專職博物館展示設計工作,同時進行影像與文字創作。作品長期聚焦於個人記憶與自然、城市空間的交錯互動,而將整體世界描述為由無數記憶持續碰撞、聚合、反應的龐大系統。作品曾發表於柏林、首爾、紐約、胡志明、里昂等城市。

 

相關連結:

劉仁達作品網站
「拉古納國際藝術獎」(Arte Laguna Prize)
 

相關閱讀:

一處和緩寧靜的山坡
被鍊與不被戀 小黃的一天兩樣情
藝文喚起人與動物之連結
 
JoomShaper